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西方对华输出的商品滞销。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认为原因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 ( )
①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②中国当时社会动荡,人民购买力较低
③中国政府公开抵制外国商品 ④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为胡文光刺史坊,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口,该牌坊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恩荣”二字,下方雕的是“荆蕃首相”四字,其背面则是“胶州刺史”四字。明万历六年(1578年),为纪念西递村人胡文光由皇帝批准在此修建。胡文光,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举,曾担任万载县令、胶州刺史、荆州王府长史等职。对胡文光及该牌坊理解正确的是
A.明代后期黟县所属徽州府隶属安徽行省管辖 |
B.胡文光因为科举出身获得地方官员任职资格 |
C.“荆蕃首相”表明胡文光曾任明代内阁首辅 |
D.该牌坊建筑艺术体现中国古代宗法血缘文化 |
阅读《美、德、日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1950、1980年)》。从中得出的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国民生产总值(10亿美元)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
|||
1950年 |
1980年 |
1950年 |
1980年 |
|
美国 |
381 |
2590 |
2536 |
11360 |
日本 |
32 |
1157 |
382 |
9890 |
联邦德国 |
48 |
828 |
1001 |
13590 |
A.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逐渐被打破
B.日本在1980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C.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促使其高速发展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美国学者柯瑞•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
B.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
D.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
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领导人开始改革,但是史学界认为有一个时期“措施的政策取向却是朝着回归斯大林模式的路标运动的”。这个时期执政的应该是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契尔年科 | D.戈尔巴乔夫 |
罗斯福在1935年提交的年度国会咨文中宣称:“我们发现我们的人民正在经受着陈腐的不平等的煎熬”,“尽管我们付出了话语和行动的努力,但是特权阶层尚未铲除、社会下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救助”。为此,罗斯福推动国会通过
①《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②《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实行大规模救济
③《社会保险法》,致力于建设养老金和保险制度
④《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