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中下游的渔业、土壤、入海口、地下水等自然要素出现异常,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数量有限性 | B.地域差异 |
C.利用潜力无限 | D.整体性 |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是因为()
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原料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以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对东北地区的主要好处是()
A.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 B.有利于减轻酸雨危害 |
C.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 D.扩大林木的使用范围 |
下表是2009年法国、巴西、德国、日本四国能源构成(%),据此回答题
国家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 |
核电 |
其他 |
甲 |
19.1 |
16.4 |
21.1 |
8.9 |
32.1 |
2.4 |
乙 |
54.2 |
1.2 |
9.8 |
3.1 |
29.3 |
2.4 |
丙 |
1.2 |
1.8 |
1.6 |
86.3 |
0.9 |
8.2 |
丁 |
7.4 |
2.3 |
1.0 |
12.2 |
76.5 |
0.6 |
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德国、巴西、法国、日本 | B.日本、德国、巴西、法国 |
C.法国、日本、德国、巴西 | D.巴西、法国、日本、德国 |
我国与上述四国能源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和乙国的煤炭资源都集中分布在国土东部 |
B.与丙国相比,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小 |
C.我国核电比重接近丁国比重的一半 |
D.我国和甲国都是世界上的石油进口大国 |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叙述与其关系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的占用 | B.农业结构的调整 |
C.劳动力价格上涨 | 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
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
读下图回答题。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