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六十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六十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谈谈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4年我国新增大学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340 |
408 |
495 |
559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800~1000万个,但是每年大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材料二对3000名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方 |
中部城市 |
西部和北部城市 |
74.8% |
25.2% |
2% |
|
首选单位 |
传统的白领 |
传统的蓝领 |
新兴 |
71% |
27% |
2% |
材料三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就业问题,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为了扩大就业,某市政府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一是在总结原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二是既考虑政策的力度,又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三是既重视解决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制定应急性措施,又考虑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运用国家职能理论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解决材料一、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扩大就业的具体做法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 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丰富经验: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些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一 2010年6月21日清晨,河南平顶山一座煤矿发生火药爆炸事故。据了解,河南煤矿爆炸事故发生时有64名矿工被困井下,后有6人成功升井,目前58人仍然被困井下。今年前4月共发生煤矿事故8起,死亡超百人。
材料二河南平顶山爆炸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并查清事故情况和原因,做好各项工作。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已赶赴事故现场,慰问伤亡人员家属,部署相关工作。
(1)运用市场经济知识分析,矿难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生产安全。
(3)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防止此类重大事件的发生。
注: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51518.8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45057.56亿元。
材料三:2009年7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3)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请列举其中的两条具体做法。
权力就像是一匹烈马。如果驾驭得当,它可以成为千里马,驰骋万里,造福于民;驾驭不住,则是害群之马,横冲直撞,祸国殃民。如何驾驭权力烈马,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靠教育;有的人认为靠法律;有的人认为靠道德;有的人认为靠高薪;有的人认为靠自律;有的人认为靠他律。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防止权力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