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次数
(据全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表1可以用来说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信仰的危机 |
| B.巴黎和会促进中国政府选择了苏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
| C.社会主义成了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的最普遍的思潮 |
| D.孙中山晚年的新三民主义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内容 |
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
|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 C.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 D.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有
①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②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实行土地改革
④用暴力方式将生产资料的私有改造成公有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 B.被全社会所认同 |
| C.推动了政治改革 | D.取得了彻底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