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
(2)I 3的基因型是____,Ⅱ 7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Ⅱ 9和一个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
(4)该遗传病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位基因用B、b表示)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携带胆固醇的低密JE9旨蛋白(LDL - c)受体缺如或异常而造成的,患者中纯合子表现为严重患病,杂合子表现为中度患病。根据图示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_______性遗传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基因型为_______。患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正常人_______。
(2)据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3)—对中度患病的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导致细胞膜表面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缺如或异常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4)为预防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的出生,应在遗传咨询的基础上进行_______。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索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索含量与血糖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实验措施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含量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②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_______(填图中标号);
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填图中标号);
⑤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填图中标号)。
(2)③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接受假饲刺激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V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_______。
(3)根据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
(4)本实验中①组是④組的对照实验,那么替代①组实验的实验措施还可以是_______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口蹄疫病毒的VP1蛋白进入动物体内,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VP1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称为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要获得VP1基因可用的方法合成DNA,再用________将VP1基因片段切下。
(3)过程⑥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各种必需营养物质和等激素外,还需要添加____一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叶片小段。
(4)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转基因番茄叶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检测豚鼠血液内产生的的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两组对照,分别注射
(5)口蹄疫疫苗注射到豚鼠体内后,首先由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细胞,使其大量增殖分化成,前者分泌大量抗体,后者在豚鼠再次受到感染时发生免疫应答。

(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该变化称为____。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l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l,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l在纯合(XlBXlB、XlBY)时能使胚胎致死。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棒眼雌果蝇(Xl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其中雄果蝇占,这是因为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l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在秦岭某区域的一片锐齿栎林中选取锐齿栎(乔木)、木姜子(灌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等3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得到如图1所示曲线,同时测定森林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不同植物分别配置在森林中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
(2)从图1可以看出,锐齿栎的光合速率要远远木姜子和披针叶苔草,而且有“午休”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在正常CO2浓度、最适温度、高湿度条件下,测定上述3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得到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植物
最大净光合速率
(umolCO2/m2·s)
光补偿点
(umol/m2·s)
光饱和点
(umol/m2·s)

17.977
30
1400

6.071
17
800

2.706
4
600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锐齿栎和披针叶苔草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木姜子的净光合速率为
(4)研究者在灌木层另选取了三种植物,测定其光合速率,发现同处于灌木层的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不大,这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