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赞普赤德祖赞年少继位,由祖母没禄氏辅政。为稳定局势,吐蕃于景龙元年(707年)向唐请婚。中宗封宗女为金城公主许嫁吐蕃。景龙三年吐蕃遣大臣赞咄赴长安迎亲。次年,唐朝命左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着数万段锦帛和大量的工匠入吐蕃……开元十九年(731年),唐应金城公主之请,赐《毛诗》、《礼记》、《春秋》等书。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中宗时吐蕃与唐和亲的主要原因,并从文明交流的角度分析金城公主入藏对吐蕃的影响?
材料二  1912年4月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等联合其他各省的妇女政治团体组成女子参政同盟会。宣布宗旨为:“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参与政权。”此期,以吴木兰为会长的女子同盟会也宣布:“本会之设以民国促进共和,发达女权参预政事为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妇女为响应革命而做出了哪些探索?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日本国防妇人会成立于1932年,幕后支持者是陆军省,口号是“国防从厨房开始”,日本国防妇人会伴随日本侵略扩大化而急速发展起来。会员数一年后发展到10多万,两年后发展到60万,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发展到接近1000万人,成为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妇女组织……靖国神社合祀的246万个亡灵中,有57000多是女性,她们大多是“大东亚圣战”中志愿为天皇捐躯的“昭和之烈女”。
——摘自《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妇女运动的特点。
材料四:
 
图1                           图2
图1:1959年的水利工地上,“刘胡兰战斗连”的120个姐妹与壮小伙子摆开“拉石磙”擂台赛,大获全胜,在工地竖起一面光荣旗帜。
图2:被称为“大寨铁姑娘”的队员在开山造田。大寨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在大寨人的辛勤劳动下,粮食亩产由不足百斤提高到了500斤,成为那个时代“伟大的创举”。1964年,在“农业学大寨”号召下,大寨成了万众瞩目的地方。大寨女书记郭凤莲和所有的大寨人一样无比欢欣鼓舞、干劲倍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幅图片中女性与男性共同参加劳动的原因。从这一时期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中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有无法释怀的感念,奉他们为西方文明之源。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五到六千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每隔十天集会一次。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五百人议事会由十个部落各派出五十个议员组成,它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五百零一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是否成立,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世界通史》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世界通史》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回答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这三个机构各自行使怎样的职能?它反映了古希腊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 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马法所体现的精神及反映的实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近代西方文明提供了哪些基本原则?

地缘特色往往成为研究文明形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的统治中心在豫西晋南,四境“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的江为鸿沟水,……济指济水……河指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间的黄河,淮指淮水。由此可见,夏朝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到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
----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半岛上层峦叠嶂,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将希腊人分割在彼此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请回答:
(1)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看出孕育了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各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独特环境决定了它们各自怎样政治统治特色?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关于文明史的哪些认识?

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历程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已无世禄之臣,,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
(1)根据材料,说明西周至秦汉政治体制发生什么变化。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
(2)观察上面三幅图,说明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实行哪种政治体制,并归纳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民主政治体制建立的特点和建立的标志。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於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
(2)据材料三,概括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并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5 分)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
材料四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3)归纳指出材料四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同时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