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若用电刺激A处,在B、D两处能检测到电信号的是______处,神经兴奋传到该处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人在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结构1)产生的兴奋传入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后,通过调节会使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此时的结构5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教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若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______神经。
②刺激左腿,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的方法加以验证。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含60个氨基酸,则致病基因中至少含有_________个碱基。
(5)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_______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 CFTR 蛋白。70%病人的 CFTR 蛋白因缺少第 508 位氨基酸而出现 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 CFTR 蛋白的过程中,需要酶、氨基酸、ATP等物质(至少写两种)。
(2)患者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
(3)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原因是 CFTR 基因中缺失了个碱基对而改变了其序列。
(4)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 1/22 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 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则
Ⅱ--6 和Ⅱ--7 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Ⅱ3 和Ⅱ4 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定律。
③若Ⅱ3和Ⅱ4家庭与Ⅱ6和Ⅱ7家庭都生有一患病女孩和一正常男孩,则两男孩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组合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组合二
乙×丙
全为绿色
组合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组合四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填“是”或“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乙、丙、丁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4)若利用一次杂交试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分析如图所示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已知为伴X显性遗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已知I2、II6的家族无乙病史,则III1的基因型为。若III2与III3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
(2)若II2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不要生育,原因是仍有的患病概率。
(3)A、B属于非等位基因。那么非等位基因的实质是
(4)如果I1与I2生一女儿,且不患甲病。则可能是亲本之一的在产生配子时异常。
(5)经查Ⅲ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原因是其父亲形成精子过程中

下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丁的_____阶段。图丁的Ⅲ阶段对应于图______细胞。
(2)从数量关系分析图丁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由Ⅱ→乙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图乙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