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科院网报道,中科院物理所王恩哥小组他们首次证明存在一种稳定的二维冰相(如图)。它是由四角形和八角形的氢键网格交替组成的,研究人员把这种新的冰结构命名为“镶嵌冰”。有趣的是,这种镶嵌冰可以在室温下稳定存在。有关这种镶嵌冰的推测肯定不正确的
A.液态水变为“镶嵌冰”属物理变化![]() |
B.“镶嵌冰”也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的固体![]() |
C.“镶嵌冰”比普通冰的化学性质活泼 |
D.“镶嵌冰”的密度与普通冰的密度可能不相同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4溶液 AlO2- + H+ + H2O = Al(OH)3↓ | |
B.在亚硫酸钡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 ![]() |
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HCl:+ H+ = |
D.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 6H+ = 2Fe3+ + 3H2O |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
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 ,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
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NH4Cl的电子式:![]() |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
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一定为0.2×6.02×1023 |
B.0.1L2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目为0.2×6.02×1023 |
C.0.88g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0.2×6.02×1023 |
D.7.8g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