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下图表示突触后抑制的某种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的      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2)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只能单方向的原因是                                  
(3)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可支配相关的肌肉收缩,同时通过突触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之后又通过突触B抑制运动神经元1的活动。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其意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4)运动神经元1兴奋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运动神经元2的作用效应是        
(5)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请在答题纸相应图中标明受神经递质影响后,突触A、B中突触后膜的暂时性电位表现。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Ⅰ.豌豆是进行遗传实验的理想材料,现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所用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2)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3)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 ,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
总数的 ,重组类型占总数的
(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
Ⅱ.农业生产中常利用以下两种育种方法培育双抗(抗倒伏、抗锈病)小麦优良新品种,据图回答问题:

(1)A过程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①步骤要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
体进行 ,直到得到稳定遗传的双抗优良新品种。
(2)B过程中,②步骤常用的方法是 ;与A过程相比,B过程
的突出优点是

洋葱是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理想实验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Ⅰ.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

(1)A过程叫,作用是
(2)C过程叫,主要目的是
(3)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Ⅱ.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
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
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
放在中,3号放在下,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
②若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请回答有关遗传分子学基础和细胞学基础的问题。
Ⅰ.根据所给的图一至图四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2)若Rous肉瘤病毒只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与人体细胞相比所特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
体现在图一中的(填序号)。
(3)图四中,与C链相比,A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包括图二、三、四中的图过程(填图形编号)。
(5)将一个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含31P),放在含32P标记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完成图二过程一次,则新形成的一个DNA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Ⅱ.下图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分裂期细胞,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有个DNA分子。
(2)乙图所示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与体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
(3)丙图所示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

如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特点为
(2)在a和c两时期,_______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填字母)时期,重新出现了核膜、核仁。
(3)乙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填字母),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 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人员用下图I中装置甲与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Ⅱ(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一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Ⅱ中P处净氧量为负值,小球藻进行的代谢活动是,场所是,此时影响净氧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答出两项)。
(2)为了实现更大的生物学意义,应加大M点,实践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答出两项)。
(3)若用乙中的小球藻实验,则图Ⅱ中Q点会(填“向左”或“向右”)移动,M点会(填“向上”或“向下”)移动。M点如此移动的原因是缺镁会影响的合成,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填“增强”或“减弱”)。
(4)若给小球藻提供被标记的,则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