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②,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山枕:枕头。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②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
(1)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
(2)评者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客中
[明]王灿
冷雨成阴已夕阳,水边楼阁亦寒塘。
菊花当笑异乡客,每每登高在他乡。
(1)诗中谈及什么传统节日,说说理由。
(2)后二句哪个词最传神,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哪些景象?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下文谈谈这种表现手法对本词表达情感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①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离人强。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工乐府,善音律。著有《中原音韵》。是我国音韵学力著。其散曲现存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三套。
(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
(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
诗歌鉴赏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 ,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 )分别简析“万里”、“时时”、“夜久”这三个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