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 溪 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②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③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
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词的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赏析其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中的“小荷”比喻,蜻蜓比喻。
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每题3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3分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14题 。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表现其情感?(4分)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