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张裕集团以自身百年的历史见证并实践着百年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怀着“实业兴邦”之梦的主要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哪个阶层?“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
(2)在中国近代如张裕一样的实业家们的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为什么?(7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张裕公司的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内阁运转程序是:各司、部、院将文件、奏折、报告递交内阁,内阁学士阅读、研究后,在奏折上写出处理意见,通常同时列若干条,交给宦官转承皇帝。皇帝用红笔作出批示,于其中选择一条,一般写“知道了”“准”“照准”。下发司、部、院。如果不赞同其处理意见,就驳回内阁再议。如果皇帝比较懒惰,那么就由宦官做决定。内阁,是顾问性机构,本身无权,只能提处理意见。明朝无宰相,如果把内阁学士看作宰相,那么内阁就应该有直接命令、指示各司、部、院的权力,而内阁没有这个权力。内阁“处理意见”转达到各个部门,必须经过皇帝或皇帝指定的宦官许可。
材料二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在国家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及权力有什么不同?(8分)
(2)你认为二者的基础分别是什么?(4分)
(3)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