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表一:2005—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变化趋势
|
05年 |
06年 |
07年 |
08年 |
09年 |
产量(万辆) |
570 |
728 |
888 |
934 |
1379 |
表二:2005—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变化趋势
|
05年 |
06年 |
07年 |
08年 |
09年 |
销量(万辆) |
592 |
711 |
879 |
938 |
1364 |
材料二:2009年,世界小轿车市场处于低迷状态,而我国汽车销量却大幅增长,国内销量占据世界第一 。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例如,汽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得汽车消费的成本大大增加,制约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这对我国汽车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堵塞,制约了人们购买汽车的愿望。
结合材料回答:
(1)表一和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破解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难题?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某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本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政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上述做法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檫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气候变化给全球各地的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本来就脆弱的国家和地区。持续快速恶化的环境加大了政治和经济的压力,导致某些国家国内关系高度紧张;北极地区也成为各国争夺领土和资源的新战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此发表文章说:气候变化可能引起政治动荡及国际争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尽管专家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持谨慎态度,但他们表示,东非地区的迅速沙漠化从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快。
(1)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到各国利益,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我国政府、我国公民在应对气候异常问题上分别应承担的责任。
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某校高三(2)班的同学以“网络反腐”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的材料。
材料一近年来,来自民间草根的网络监督取得了很大成效:“躲猫猫”、“钓鱼执法”、“天价烟”……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指出,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8分)
材料二《中国党建辞典》把“网络反腐”这一词条收录其中。“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工作平台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局长日记”、“艾滋女”事件——一个个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这到底是“网络监督”还是“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网络自由”的底线在哪里?……
(2)请你就公民如何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提出3点合理化建议。(5分)
现代西方国家的权力运行大都奉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在我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国家机关协调有效地开展工作。西方敌对势力攻击这种权力运行方式是“专制”、“独裁”、“极权”。
(1)我国为什么要采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国家权力运行原则?
(2)从民主与集中关系的角度批驳西方敌对势力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