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与我国GDP逐年增长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相反的是,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率逐年降低,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而国际平均水平为50%左右。
(注: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国民支出总额或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公式为:消费率=消费基金/国民收入×100% 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材料一、中国网消息,截至2008年1月31日,历时24天的省级政府换届选举正式结束。据统计有30位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副职,其中九三学社6人最多。通过举荐非中共人士进入政府担任领导职务,同中共干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优化了国家干部队伍结构,凝聚了各方面人才,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材料二、2008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首都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人民政协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加强调查研究,关注社情民意,积极开展政治协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2)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特点?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党指导和建议国务院提出了扩大内需,增加4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调控计划,并得到第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通过。此方案出台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就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对我国经济调控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扩大内需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什么政治生活知识?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抗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灾民的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请从党的领导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拉萨“3·14”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2亿元。西藏各级政府部门为“3•14”事件的受损商户采取了21项优惠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减免税费、无息或者政府贴息贷款、发放生活救助金等。在事件中受损最严重的“以纯”服装专卖店,获得了财政贴息的100万元的贷款,并且已经重新开业。截至目前,已经有418户受损商户办理了减免税费的手续,为762户受损商户发放了生活救助金,106个受损的民房和商户目前正在办理领取补助和修复的相关手续。政府为“3·14”事件受损商户减免的各项税费和发放的补助资金已经超过2亿元。
(1)分析说明西藏各级政府对受损商户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的经济政治意义。
(2)一些西藏佛教僧侣直接参与了3.14打砸抢烧事件。试运用相关的政治知识,说明自治区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简述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