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
(1)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H
如图表示某次合成实验过程中甲醇的体积分数 φ(CH3OH)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
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
(2)若在230℃时,平衡常数K=1。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到500℃时,达到平衡时,K 1 (填“>、<或= ”)
(3)在某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5mol CO和7.5mol H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90%,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倍。
(4)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
则该装置中Cu极为 极;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
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5)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各种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
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的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BaCO3。现有足量的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达到0.0lmol·L-1以上,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应≥ mol·L-1
.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Ⅱ)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四个阶段改变的条件均不相同,每个阶段只改变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中的一个条件,其中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
L—1·min—1。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
(3)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的热效应为a kJ热量,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举行,全运会使用的火炬的燃料是丙烷。
(1)已知11g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55kJ,请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6mol/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恒温恒容下,将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C(g)+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x=________。
(3)A的转化率为_____ ___。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
| A.压强不再变化 |
|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
|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 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
(18分)现有通式均为(CH2O)n的六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A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可发生银镜
反应
②B、C、D的式量均为A 的2倍,E的式量的是A 的3倍,F的式量是A的6倍
③B、E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④ E结构中含有—CH3,两分子E 可形成环状酯
⑤C不溶于水,D、F二种物质的水溶液均呈中性,C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却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与钠反应放出H2,F能发生银镜反应,淀粉水解可得F。
(1)请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
_B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写出B 和 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写出C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4)在右侧方框内写出两分子E所形成的环状酯的结构简式
回答问题:
(1)甲、乙两试管分别盛有5 mLFeCl3溶液和5 mLFeCl2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填写下表:
| 试样 |
滴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 |
两试管里产生不同的现象有何用途 |
| 甲试管(FeCl3) |
||
| 乙试管(FeCl2) |
(2)在盛有3 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若充分反应后没有固体物剩余。该试管的溶液中存在什么金属阳离子?如何进一步得到肯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