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题共15分)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CO2。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和"封存" CO2的方法。 |
2. |
方法Ⅱ:另一些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的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右图所示。 |
3. |
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
|
4. |
研究发现,上述两种方法虽然在化学原理上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
5. |
"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可以用于生产;一部分则设想注入深海中"封存"起来。但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水水质的变化,最终殃及海洋生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根据下列化合物:①H2SO4②CH3COOH③NaCl④NaOH,⑤NH4Cl,⑥NH3•H2O,⑦(NH4)2SO4⑧Na2C2O4⑨NH4HSO4,回答问题:
(1)⑧溶液中,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水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现欲使平衡向左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可加入的试剂是上述中的__________。
(3)浓度均为0.1mol∙L-1的③⑤溶液比较:c(Na+)__________c(NH4+)。浓度均为0.1mol∙L-1的③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a+)+c(NH4+)+c(NH3∙H2O)=__________。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④⑤⑥六种稀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5)pH相同的⑤、⑦、⑨三种稀溶液中,c(NH4+)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
(6)pH均为4 ,等体积的①和②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n倍、m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 pH都变成 6,则 m________n(填 “<”、“>”或“=”)。
(7)常温下,使溶液⑤中,c(NH4+) =c(Cl-)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治理空气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主要研究的内容。
(1)汽车尾气中的 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转化为 N2(g)和 CO2(g)得到净化。
①已知2NO(g)+2CO(g) N2(g)+2CO2(g) 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上述反应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并在 t1时可达到平衡(图中 ω、M、v正分别表示质量分数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正反应速率),则下列示意图中符合题意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2)在25℃、101kPa下,将2molNO、2.4molCO通入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③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0~15min 内,v(NO) =__________。
④20min 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下降,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CO的量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气体积
⑤如图所示,无摩擦、无质量的活塞 1、2 将反应器隔成甲、乙两部分,在 25℃、101kPa 下实现平衡时,各部分体积分别为 V甲、V乙。此时若去掉活塞1,不引起活塞2的移动,则X =__________, V甲:V乙=__________。
有机物A为饱和多元醇,将13.6g A在20.0L纯O2(过量)中充分燃烧并使反应后的气体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后,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17.76L和6.56L(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A的分子式为 。又知A中含有2种氢原子,则A的结构简式为 。
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 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
(1)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金属铝的质量为 g。
(3)盐酸的体积是 ml。
(4)a的取值范围是 。
BCl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沸点12℃。500℃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投入B2O3、C、Cl2,模拟工业制取三氯化硼的反应如下:B2O3(s) + 3C(s) + 3Cl2(g) 2BCl3 (g) + 3CO(g)。
(1)反应起始至3min时固体质量减少了15.9克,则氯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反应至4min时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3min时,CO的消耗速率大于氯气的消耗速率
B.2min至4min时BCl3的生成速率比0至2min时的快
C.反应起始至平衡,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D.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3)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A、D之间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用A、D表示)
②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___。
(η=×10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