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
B.甲烷的结构式![]() |
C.Mg原子结构示意图![]() |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其中生成的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A.0.2 mol | B.0.4 mol | C.0.6 mol | D.0.8 mol |
从某些性质看,NH3与H2O、NH4+与H3O+、NH2—与OH-、NH2-与O2-相似,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KNH2反应:NH4Cl+KNH2===KCl+2NH3↑ |
B.二价活泼金属M与液氨反应:M+2NH3===M(NH2)2+H2↑ |
C.盐酸与MNH反应:2HCl+MNH===MCl2+NH3↑ |
D.氯化铵与MO反应:2NH4Cl+MO===M(NH2)2+2HCl+H2O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42— |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在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 B.a=2b | C.2a=b | D.a=5b |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 B.5∶16 | C.2∶3 | D.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