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 (填序号)。
A.量筒 | B.烧杯 | C.容量瓶 | D.试管 |
(2)步骤②中是用 滴定管,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
(3)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上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 。
(实验班做)已知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为了探究甲烷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方案;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如图1所示);乙方案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如图2所示)。
甲实验现象:溴水无颜色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乙实验操作过程: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两瓶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混合气体(I、II),II瓶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I瓶放在光亮处(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按图2安装好装置,并加紧弹簧夹a和b。
(1)写出碳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能否直接排入空气中?(填“能”或“否”)。
(3)下列对实验甲有关现象与结论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结论是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 |
B.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 |
C.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变红色,推断氧化铜与甲烷反应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D.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推知甲烷不能与卤素单质反应 |
(4)写出硬质试管里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按甲烷与氧化铜物质的量之比4:7)
(5)过一段时间,打开图2的a、b弹簧夹,I、II中观察到现象是。
(普通班做)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
(3)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乙炔前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I2(慢),I2+2S2O32-═S4O62-+2I-(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Na2S2O3耗尽后,溶液颜色将如何变化?为确保能观察到该现象,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范围为:n(S2O32—):n(S2O82—)。
(2)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mL,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填序号)。
(3)已知图中A曲线为某条件下,浓度c(S2O82—)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填“B”或“C”)曲线为降低反应温度,(填“B”或“C”)曲线为加入催化剂。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0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 |
托盘天平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
![]() |
![]()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Ⅱ.测定中和热:(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盐酸、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ΔH=(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亚铁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一)甲同学设计了以下下实验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Fe2+并探究Vc的作用:
(1)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Fe3+ +SCN- [Fe(SCN) ]2+。
(2)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
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3)药品说明书中“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02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用去KMnO4溶液12.00mL。
(4)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5)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填编号)。
(6)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药品含“铁”量是否合格(写出主要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