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8年6月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安纳波利斯闭幕。这次对话最突出的成果是中美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扩大了合作。就中美关系问题,胡锦涛主席多次指出,两国要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多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中美关系在一波三折中向前发展。
材料二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美两国主张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政府主张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扬言使用武力;而我国政府既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又主张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不赞成对伊动武。
(1)中美关系发展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内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海岛开发正在迎来热潮,但海岛的生态环境往往独特而脆弱。国家海洋局要求“严格限制填海连岛工程,保护海岛自然属性,防止海岛灭失”。据此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利于海岛的开发,只有利于海岛的保护。
材料二:基础设施薄弱是开发海岛的一个瓶颈。在岛上“轰鸣”了数十年的4台柴油发电机“休起了长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风能、太阳能为依托的智能微电网系统。这是中国首个基于海岛的兆瓦级“风光柴蓄”智能微电网项目。但有的地方台风机的运行遇到问题,波浪能也由于遭遇很多困难而暂停使用。海岛新能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问题。但不管怎样,它给海岛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1)结合材料一,请用哲学矛盾的有关道理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请用发展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开发海岛新能源。

1949年,在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入迁北平的路途上,开国领袖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赶考”。60多年过去了,在60多年的“赶考”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60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人又踏上了新的“赶考”征途,温总理说,我们前进的道路还很长,也不平坦,还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只有看到困难,正视困难,才能找不足,与时俱进。我们还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赶考”征途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引起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群众生活也日趋贫困。贵州省茂兰保护区,向当地居民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帮助原住民提高生产技能,发展替代性能源,并充分利用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这一优势发展旅游业。经过近二十年的保护管理,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茂兰保护区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
5%
2007年短缺
8000万吨
1.6亿吨(进口)
200万千瓦时
8—10亿立方米


注: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读表分析节能减排的唯物论依据。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并减少个人的碳排量。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低碳经济正在引领未来,“低碳”理念已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探讨公民为什么要树立“低碳”理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