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国家
年份
捷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1948年
68%
66%
29%
33%
1952年
29%
29%
15%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连续性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 )
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
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二战后,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