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现行《选举法》进行修改。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10年3月5日开幕,会议的一大看点是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党的十七大提出逐步实现城乡同比例选举,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选举法的修改工作,使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其核心内容是拟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届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将迎来“同票同权”的新时代,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辨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截止2009年8月31日,猪肉价格已经连续70天回升,累计涨幅达23.1%;鸡蛋价格也连续5个星期上涨,累计涨幅6.2%。有网友戏言“猪在飞,鸡在跳”。
请简要分析猪肉、鸡蛋价格上涨可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GDP,忽视将速度、效益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不协调,而且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追求“绿色GDP”,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重实际、
请结合上述材料并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
2009 年 10 月,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 》 强调,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还不到 25 %。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近年来,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水电开发的经验教训,要求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和建设,都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的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 》 ,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立项。
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华夏大地引起强烈反响。
材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但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此强烈不满。
材料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请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