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 (填序号)。
A.9 | B.13 | C.11~13之间 | D.9~11之间 |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3)常温下,已知某NH4Cl溶液中的c(NH4+)=c(Cl一),则该溶液的pH 7(填“>”、“=”或“<”)。
(4)如果将HCl和CH3COONa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⑧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⑤ |
⑥ |
⑧ |
|||||
3 |
① |
③ |
④ |
⑦ |
||||
4 |
② |
请回答:
(1)画出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碱的化学式)。
(3)⑦、⑧两元素对应形成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填氢化物化学式)。
(4)写出⑤和⑥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5)写出①、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现有四种有机物: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1)请分别写出其中含有以下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名称:
①醇羟基:;②碳碳双键:。
(2)在上述四种有机物中(填写结构简式)
①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是。CH3COOH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
A.单质 | B.有机物 | C.氧化物 | D.无机物 |
早在2004年,国家食品监督局就发出“警惕食品中丙烯酰胺(CH2=CHCONH2)”的公告,丙烯酰胺会在长期炸制食物过程中产生,具有中等毒性,它对人体可造成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已知:有机物H是丙烯酰胺的相邻同系物;A为气态烃,标准状况下密度为2.5g / L,其分子中有2个甲基;F为六元环状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K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明下列反应类型:A→B:___________________E→G: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①丙烯酰胺所有碳、氮原子不可能在一个平面内 ②人们应改善膳食习惯,少食油炸食品
③丙烯酰胺可发生加成和水解反应 ④酰胺类物质其实就是蛋白质
(5)写出有机物H所有同种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CH3CH2CH2CH2OH)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图见右上)
在三孔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18.5 mL正丁醇和15.4 mL冰醋酸,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
(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冷凝管(起回流作用),加热使之反应。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Ⅱ.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精制
(1)①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②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
(2)将酯层进行蒸馏。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左右
Ⅲ.计算产率
称量制得的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12.76 g,则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