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CO + H2O(g) H2 + CO2 + Q
(1)在5 L盛有固体催化剂(其体积可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反应物,10 s后,生成了氢气0.2 g,则此10 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 = ____ _0.002 mol/Ls______。
(2)在该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 BC___
A.若容器体积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达到恒定
B.CO2的生成速率与H2O蒸气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 : 1
C.CO、H2O、H2、CO在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在上述反应达平衡状态后,分别改变条件,请完成下列两张图:
A.在第20 s时将容器体积缩小至 B.在第20 s时,向容器中注入少量的
原来的一半后压强变化图 CO气体后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图
目前,市场上经常用甲醇碱性燃料电池做为手机的电池,该电池的储电量可长达一个月,非常适合通话量比较高的人群,请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 和负极电极反应: 。
(1)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选用的滴定管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量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的 突变。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I |
20.00 |
0.50 |
20.70 |
II |
20.00 |
6.00 |
26.00 |
III |
20.00 |
1.40 |
21.20 |
根据数据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mol/L。
④若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2)25℃,将一元酸HA溶液和NaOH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溶液的pH见下表:
实验编号 |
c(HA)/mol﹒L-1 |
c(NaOH)/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I |
0.2 |
0.2 |
pH=a |
II |
c1 |
0.2 |
pH=7 |
III |
0.2 |
0.1 |
pH>7 |
IV |
0.1 |
0.1 |
pH=9 |
请回答:
①不考虑其它组实验结果,单从I组实验情况分析,若a_____7(填“>”“<”或“=”),则HA为强酸。
②在II组实验的混合溶液中,c(A-)______ c(Na+)(填“>”“<”或“=”)。
③不考虑其它组实验结果,单从III组实验情况分析,HA是_____酸(填“强”或“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混合溶液中存在的两种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IV组实验的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乙中充入2 mol SO3和1 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达到平衡后隔板K是否可能处于0刻度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若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一定小于________。
(2)若平衡时,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则甲中SO3的物质的量为__ __mol,乙中SO3的转化率________50%(填“>”、“<”或“=”),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________处(填下列序号:①<6 ②>6 ③=6)。
(3)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他条件均不变,则平衡时,甲、乙中SO3的物质的量分数是甲________乙(填“>”、“<”或“=”);测得甲中SO2的转化率为w%,则乙中SO3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
(4)平衡后将甲容器的混合气的1.0%通入足量Ba (NO3)2溶液,生成的BaSO4质量为________g。
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请回答:
(1)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3)一定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将CO2和H2各0.10 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CO) =" 0.0080" mol﹒L-1 ,则CO2的转化率为 。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1)用金属钠制取过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象是 。
(2)已知用金属钠生成氧化钠,有多种方法:
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6Na===4Na2O+N2↑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 ,原因是 。
(3)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