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X、Y、Z三种元素,已知有如下情况: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 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③ 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④两分子X的单质可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⑤ 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XZ和X2Y的化学式:XZ X2Y
(2)Z的单质溶于X2Y后,溶液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写出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Z的单质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填“能”或“否”),若能,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若不能反应,则此空不必填写)。
已知琥珀酸亚铁是常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铁药剂的主要成分,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请回答相关问题。
(1)常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铁药剂通常都制成糖衣片,除了服用方便外它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
(2)某同学为了检测某补铁药剂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药片去除糖衣,碾碎。
b、将碾碎的药片粉末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浅绿色溶液
c、向滤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呈淡红色,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出现血红色
d、向血红色溶液中继续滴加氯水,并振荡,静止几分钟,红色褪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中碾碎药片所使用的主要仪器是
②试剂A是,
③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④用方程式表示溶液出现血红色的原因 。
⑤对溶液最后褪色的原因,甲、乙两位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已知以下信息:在浓硫酸中存在平衡:H2SO4H++HSO4- HSO4-
H++SO42-;PbSO4难溶于水和HNO3,但能溶于浓硫酸和醋酸铵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许PbSO4并加入数毫升水,震荡得悬浊液,往该悬浊液中加入适量醋酸铵固体,震荡后得到澄清溶液,该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往该澄清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黑色沉淀(PbS)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上面的实验推测,PbSO4和PbS的溶解度大。
(4)将少量PbSO4粉末投入盛浓硫酸的试管,震荡后也得澄清溶液,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PbSO4能溶于浓硫酸的原因。
A、B两种有机物均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其中A的分子式为C4H7O2Br,B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其燃烧产物n(CO2) : n(H2O)=2:1,质谱图表明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8。A和B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①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双键的结构不稳定。请回答:
(1)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3)B的分子式是。
(4)F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弱酸性;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五种吸收峰;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④除苯环外,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
B CD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A→C的反应类型是;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反应的条件在有机反应中非常重要,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①溴乙烷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反应类型是。
②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类型是。
(2)①乙酸乙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该反应的类型是:。
②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醇在浓硫酸170℃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