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金属 质量/g |
金属状态 |
() |
() /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2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1)将等质量的Zn粉分别投入:a:10 mL 0.1 mol·L-1 HCl和b:10 mL 0.1 mol·L-1醋酸中。
①若Zn不足量,则反应速率a_ _____b。(填“>”、“=”或“<”,下同)
②若Zn过量,产生H2的量a__ ____b。
(2)将等质量的Zn粉分别投入pH=1,体积均为10 mL的a:盐酸和b:醋酸中。
①若Zn不足量,则起始反应速率a__ ____b。
②若Zn过量,产生H2的量a_ _____b。
已知醋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弱酸。
(1)用pH试纸测定醋酸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在pH=5的醋酸稀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c(H+)的精确值是__ mol·L-1。
(3)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某浓度的CH3CO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
①取一支用蒸馏水洗净的碱式滴定管,加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记录初始读数
②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待测液,置于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
③滴定时,边滴加边振荡,同时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请选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实验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相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C(s)+H2O(g)=CO(g)+H2(g)△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H<0
C.2H2(g)+O2(g)=2H2O(1)△H<0
(2)以H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填空
(1)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A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共有 种。
(3)如图所示装置
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右侧小试管中所加的试剂为____ ___,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 ____。
A.c(H+)B.c(H+)/ c(CH3COOH)C.c(H+)·c(OH-)D.c(OH-)/ c(H+)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应为:
pH(甲)_ __pH(乙)( 填“>”、“<”或“=”)。
(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 V(乙)( 填“>”、“<”或“=”)。
(5)已知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K1 |
1.8×10-5 |
4.3×10-7 |
3.0×10-8 |
K2 |
—— |
5.6×10-11 |
—— |
下列四种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
A.HCO3-B.CO32-C.ClO-D.CH3COO-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O+Na2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