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我国古代的农书中,把生产工具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的是: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B.元政府主持编纂的《农桑辑要》 |
| C.王祯的《农书》 |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李贽和鲁迅的最主要相同点是:
| A.反对清朝的腐朽统治 | B.抨击儒家伦理道德 |
| C.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 |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这种主张:
| A.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政治主张 | 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色彩 |
| C.与当时的社会实际背道而驰 | D.否定了封建君主的绝对权威 |
明清时期产生进步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 A.面临着外来侵略的危险 | B.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 |
| C.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 D.人民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 |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 B.注重气节、品德 |
| C.注重人的个性张扬 |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