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此引文肯定了哪一政治制度?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君主制 | D.行省制 |
《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意在
| A.表达对周王虔诚和崇敬 |
| 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 |
| 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 |
| 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 |
阅读下图中晚清时期外国领事馆给其本国国民颁发的护照的具体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护照
| A.颁布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
| B.证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 C.便利列强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
| D.促使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
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所做的“德意志帝国政体结构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判断出19世纪末期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
| B.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
| C.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
| D.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
|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
|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
|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
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法兰西共和国政体特点的是
|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
|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
|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
|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