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是反映人民意愿、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途径。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共提出议案518件。其中,由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509件,由代表团提出的议案9件。会议期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建议、批评和意见。在数量上,比去年增加1147件,增长18.3%,创历次会议新高。2010年4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将代表提出的7426件建议统一交由173个国家机关和组织办理,并确定8项内容为重点处理建议。
材料二:在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人说这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
(1)材料一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普遍现象,提高劳动者“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材料二读图《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三国务院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地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以更好地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材料一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材料二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1)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是什么原因招不到工人的。
深度思考
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上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认识评价
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对“用工荒”议论颇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片面看法。
(3)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对“用工荒”现象加以分析。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o
A【经济学常识】
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在我国,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至今共进行了6次修改。选举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1)请简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有人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
挥。”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人背马驮”……今天,民族地区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l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
——摘自《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
材料二:我国各民族群众之间已经心心相印,汉族兄弟能深入边疆的每一个地方帮助少数民族兄弟,少数民族同胞也真心地帮助汉族兄弟,即使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他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保护汉族同胞的安全。用他们的话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只有团结才能发展”。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