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 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 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下列表述准确说明图中场景古代科技成就内涵的是
| A.中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
| B.隋朝时雕版印刷印品精良 |
| C.八世纪时印刷术已传遍世界 |
| D.活字印刷术是划时代的重大发明 |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
|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一段真实历史为背景,演绎一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从而为历史演义小说树立了楷模的是
| A.《西游记》 | B.《喻世明言》 | C.《三国演义》 | D.《红楼梦》 |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荀子 | B.孔子 | C.孟子 | D.老子 |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用清朝一位大臣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的作者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他是
| A.林则徐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梁启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