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善属文,工书画工:擅长 B.世宗以景故,不纳纳:接受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克:完成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赦:赦免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
① 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译文: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辽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注】 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礼仪。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私近幸而公法  屈:弯曲,扭曲。此处指违逆,不遵从。
B.此事不宜优游优游:犹豫。
C.奎终制适:刚好。
D.今为陶奎绌:通“黜”,揭发……短处。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  )
①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②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④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⑤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⑥恐人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也非常器重他。
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天下云集应,赢粮而景从
B.是故益圣,愚益愚
C.乃使蒙恬筑长城而守藩篱
D.取百越之地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例: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焚百家之言,愚黔首自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B.蚓无爪牙之,筋骨之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C.吾尝终日思矣顺流东也
D.收天下之,聚之咸阳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共21分)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选自《战国策·燕策》)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祖:祭路神
B.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币:指礼品
C.恐惧不敢自陈陈:陈列
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掷击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斧斤以时入山林
C.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从选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面见秦王得以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一定的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愿生擒秦王,进而谋求秦燕长久和平的局面,以此酬谢太子丹。

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3分)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分)
(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徐君星标墓志铭
清袁枚
余尝铭弈国手之范西屏墓矣,今又得一人于吴江梨里,曰徐君星标,名璇。生有心计,以羸废书,性独好弈。父培云,故国手也。四方弈者争来相角。星标衣文葆,疏双丫髻,哑哑然旁立谛视,竟日不去,亦不言。父奇之,微哂而已。
居无何,西江棋客来,值培云外出,乃抱星标膝上,戏曰:“若能代而翁与我弈乎?”应声曰:“唯。”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星标跽而请曰:“儿主人也,客远来,愿让客先。”客笑而从之,甫数著,觉有异势不能休,攒眉苦思,裁下一子,星标随手支应,即往阶下抛堶嬉戏。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当时,星标年才十有一。
其布局审势虽本家法,而常出意外之奇。或敌人坚壁高垒,万无破法,星标强投数子于闲处,若惹人嘲笑者。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古称人能数遍天星,则尽其棋势,星标其庶乎?余按六朝人主好弈。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而竟没没然抱技以终。然则天下事有遇有不遇,类皆如弈耶!呜呼,惜矣!星标有子达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星标亦不教也。
铭曰:天之所相,其生不偶,以故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吁嗟徐君世罕有,能向弈秋借其手,坐隐一枰消永昼。天年终时六十九,我为之铭葬高阜。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选自《袁枚诗文选译》)
【注】
①文葆:文绣的襁褓。葆同“褓”,此指儿童穿的绣花衣。
②抛堶:一种抛砖块的游戏。
③便旋:小便。
④駃騠:即骡,公马与母驴所生,体与力均优于驴。
⑤弈秋:传说中极善于下棋的人。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废书,性独好弈    羸:瘦弱
B.父奇之,微而已     哂:微笑
C.星标投数子于闲处    强:故意
D.客其幼,问让子若干   怜:可怜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星标高妙棋艺的一组是
①以羸废书,性独好弈
②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
③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④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
⑤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⑥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墓志铭实际上是一篇人物小传,记述了一位平民棋手的生平事迹。徐星标的高超棋艺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更离不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
B.文章第二段写西江棋客与星标的对弈,笔法曲折,人物的性格也很鲜明,颇有传奇特点,写活了一位天才棋童的形象。
C.作者拿徐星标命运与南朝时期受重视的围棋国手相比较,为他身怀绝技却生不逢时的命运感到惋惜,为他未能尽展报国之志而感喟。
D.徐星标成为围棋高手与 他的性格有关。“生有心计”,也就是生来好琢磨事理。而他的儿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并且他也不教。这些都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节选自《世说新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斗鸡记
(明)袁宏道
余向在山居,南邻一姓金氏,隐于掾,爱畜美鸡。一姓蒋氏,隐于商,从燕地归,得一巨鸡。燕地种原巨,而此巨特甚。足高尺许,粗毛厉嘴,行迟迟,有野鹳状,婆娑可人。群鸡见之,辄避去。独掾隐家一鸡,纵步饮啄如常,玉羽金冠,娟然更又可人。然其体状,较之巨鸡,止可五之一。巨鸡遇之,侮其小,随意加啄。美鸡体状虽小,气不肯下,便跃然起斗。巨鸡张翅雄视,时欲即下;美鸡惟凝意抵防,不敢轻发。于是各张武勇,且前且后,两两相持,每费余刻。巨鸡或逞雄一下,美鸡自分不能当,即乘来势,从匿巨鸡胯下,避其冲甚巧。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所,美鸡从巨鸡尾后腾起,乘其不意,亦得一加于巨鸡。巨鸡才一受毒,便怒张扑来,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
余自初观斗至此,大抵见美鸡或得一捷,则大生欢喜,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卒不可得,而亦终不想及为之所,美鸡将不堪。
余正在烦恼间,有童子从东来,停足凝眸,既而抱不平,乃手搏巨鸡,容美鸡恣意数啄,复大挥巨鸡几掌。巨鸡失势遁去,美鸡乘势蹑其后,直抵其家。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如是再四。适两书生过,见童子谆谆用意为此,乃笑曰:“我未见人而乃与畜类相搏以为事也。”童子曰:“较之读书带乌纱与豪家横族共搏小民,不犹愈耶?”两书生愧去。
余久病,未尝出里许,世间锄强扶弱豪行快举,了不得见;见此以为奇,逢人便说。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鸡自不能当分:料想
B.美鸡将不堪:经得起,忍受
C.巨鸡失势去遁:逃走
D.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不可得卒:通“猝”,突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抵见美鸡得一捷百步而后止
B.见此以为奇铸以为金人十二
C.其体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不知须臾之学也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形体、姿态、气势等方面写“巨鸡”与“美鸡”相争斗,形神逼肖,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B.袁宏道曾在朝中任职,但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文章多写身边琐事,情调闲适,诙谐风趣,本文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C.作者写斗鸡,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原本平淡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摇曳多姿,并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了深刻的主题。
D.本文可认为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也可认为是一篇寓言式作品,作者借童子之口讥讽两书生的话中暗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
(2)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