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 B.商品输出的要求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 D.资本输出的要求 |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
|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
|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
|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
| 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 |
| 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 |
| 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6月出版)中写道,“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个体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为此,十九世纪末期的欧美工人运动()
| A.坚持了暴力革命,武装夺权的道路 |
| B.以实现民主权利,增加福利待遇为主要目标 |
| C.顺应时代发展,放弃了与资本家的斗争,转向合作 |
| D.产生了列宁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
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1)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2)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3)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表明()
| A.“严重社会问题”使英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
| B.英国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以解决“严重社会问题” |
| C.“严重社会问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造成的 |
| D.自由党人认识到“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