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全国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帮,其中著名的有晋商、徽商、广东商帮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晋商的材料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晋商一反朝廷“贵农贱商“的社会风气,树立“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晋商认为应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举善事,如晋商范永斗由于“久著信义而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皇商资格。
晋商对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非常重视,综合分析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和筹划对策。“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开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到蒙俄做边贸。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广东商帮的一些材料:
广东商帮来源于“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外番各国夷人载货而来广,各投各行交易。”
他们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市场设置批发商行经营业务,例如佛山原头街“卖京土布匹”;汾流大街卖苏杭美物、皮裘、颜料、马鞍、毡毯、各色洋布;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广东的货物贩运到外省或省内边远地区批发给当地中小商人。
广东商帮助海外商品在内地的流通,积累自己的财富之后将自己的生活形态放置于海外,并影响当地的商业形态,晋商与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一张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广东商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晋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广东商帮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解释蕴含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人物速写

号“饮冰室主人”, 人物速写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填数字序号即可。)
(2)分别概述这四组人物的派别及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题:
材料一 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突出贡献。
(1)材料一中英、美、法、德在近代以法律条文或宪法的形式确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一中英、美、德三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请简单说明。
(3)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具体内容?

材料一:主要国家工业产量占世界总额比例变化表

时间
1870年
1900年
英国
32﹪
18﹪
美国
23﹪
31﹪
德国
13﹪
16﹪
法国
10﹪
7﹪

材料二: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

时间
国家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英里)
殖民地人口(百万)
1880
英国
770
267.9
德国


1899
英国
930
309
德国
100
14.7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的野心是彻底毁灭法国,称霸欧洲。1875年比斯麦已准备侵法战争,但是由于俄国和英国的干涉,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法国的企图。 斯麦特别害怕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俄法“联盟的噩梦”经常使他忧虑。 斯麦用尽一切计谋来孤立法国,反对俄国,阻止法俄接近。……
材料四:1888年威廉二世登位,1890年他迫使俾斯麦辞职。威廉二世公开宣扬他的对外政策的“新路线”,即大力扩张殖民地,积极扩建海军。……1893年威廉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即“三B铁路”的租让权,企图以铁路线将柏林、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联成一气,使整个土耳其和小亚细亚成为德国的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同时威胁英国殖民地埃及和印度,直逼高加索。1897年,又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参加对中国的瓜分。 ——-以上材料均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工业的世界地位和殖民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阻止法俄接近”的表现和后果。
⑶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德国外交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⑷根据材料分析欧洲列强的基本矛盾及其实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