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二: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
2003年 |
2007年 |
年均增长速度 |
GDP |
13.58万亿元 |
25.73万亿元 |
10.8℅ |
财政收入 |
2.17万亿元 |
5.13万亿元 |
22.6℅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472元 |
13786元 |
9.8℅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622元 |
4140元 |
6.8℅ |
材料三: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 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些朴实无华而寓意深远的话语,成为当今最响亮、最实在、最激动人心的语言。
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新品开发,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2005年村工业销售额达到了300亿;不断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高标准建设集高科技、示范、绿色、观光农业为一身的“万亩乡村都市农村科技示范园”。此外,在农村文化建设、环保依法治村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老书记吴仁宝在总结华西经验时说,华西之所以能持续发展,根本法宝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的大政方针,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要做到“两头一致”?
甲将自己的手机卖给乙。双方协商售价为3500元,乙当即预付1500元。双方当时还约定过6天乙付清余款2000元后,把手机拿走。不料第二天发生地震,手机被砸坏,乙得知此事后要求甲归还l500元,而甲认为手机已卖给乙,不仅不同意归还1500元,还要求乙付清2000元。
(1)物权有哪几种?本案涉及哪一种物权?(4分)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本案?请说明理由。(6分)
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
⑴材料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句话该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