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 ① 2 CH4 (g) + 3O2 (g) = 2 CO (g) + 4 H2O(l) △H1 = -1214.6 KJ/mol
② 2 CO (g) + O2(g) = 2 CO2 (g) △H2 = -566 kJ/mol
则反应CH4(g) + 2 O2 (g) = CO2 (g) + 2 H2O (l) 的△H = 。
(2)若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将不同量的CO (g) 和H2O (g) 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 (g) + H2O (g) CO2 (g) + H2 (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
||
H2O |
CO |
CO2 |
CO |
|||
1 |
650 |
2 |
4 |
1.6 |
2.4 |
5 |
2 |
900 |
1 |
2 |
0.4 |
1.6 |
3 |
3 |
900 |
2 |
4 |
0.8 |
3.2 |
2 |
① 实验1中以υ(H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 实验2中的平衡常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③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如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和H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1 mol X分解得到A、B、C各1 mol。
试解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H+G―→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Cu―→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合成C,合成后采用加压降温液化方法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能用上述方法分离出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Br-、SO42-、CO32-等离子中的全部或其中的几种,现进行以下的连续操作: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b.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无气体放出;再加Ba(OH)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试填写下列空白:
⑴原混合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⑵上述a—c的操作中,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确定另一种金属离子是否存在,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4分)
1. 如何检验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后的产物中有Cl—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检验SO42— 离子,应先用_____________试剂再用 _____________试剂;
3 . 用Na2CO3沉淀CaCl2溶液中的钙离子,如何检验Ca2+已经沉淀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三组实验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的作用:
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4分)现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NO3—的相互分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为:
试剂1__________试剂2___________试剂3__________试剂4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3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4)在加入试剂4后,获得晶体D的实验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2分)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入容量瓶并定容_____________
(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_______
(4)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内残留少量水_____________
(5)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
(6)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定容时发现液面超过刻度线,立即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