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HCHO)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 +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 (CH2)6N4H+消耗NaO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III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 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 /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
滴定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V="__________mL;"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1,则250 mL溶液中的n(NH4+)=__________mol,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现有NH4Cl和氨水组成的混合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填“>”、“<”或“=”):
(1)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_________c (Cl—)。
(2)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_________c(Cl—)。
(3)若c(NH)<c (Cl—),则溶液的pH__________7。
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客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发生如下反应:
CO (g)+H2O(g) CO2(g)+H2(g)△H<O。
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正(H2)=
逆(H2O)
d.c(CO2)=c(CO)
e.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f.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2)①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CO)=___________mol·L—1·min—1;
②85℃时,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3)85℃时,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0 molCO、3.0 molH2O,则此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1)某温度下,纯水的[H+] =2.0×l0-7mol·L—l,则此时的[OH—]=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H+] =5.0×l0-7mol·L—l.则[OH—]=_________,由水电离出的[H+]=__________。
(2)若l00℃时纯水电离出的[H+]为l.0×l0-6mol·L—l,此时Kw=__________。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1) △H=-285.8 kJ·mol-l
C3H8(g)+5O2(g)=4H2O(l)+3CO2(g)△H =-2220.0kJ·mol-l
(1)相同条件下,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6264.5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2)已知:H2O(1)=H2O(g)△H =44.0kJ·mol-l.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用铂作电极电解1 000 mL 0.1 mol/L AgNO3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测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了13.4 g。请回答:
(1)写现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2)电解过程中流经外电路的电子数目为
(3)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电解后溶液的pH为
(4)加入使电解液彻底复原(填具体物质及其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