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仔细观察下列两个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左图是        细胞,因为该细胞具有[     ]       、[     ]          及[     ]          等结构;该细胞中结构②是        ,它与        的形成有关。
(2).下右图是         细胞,其特有的结构是[     ]       ;该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主要由[     ]       通过              供给。
(3).细胞核是细胞中遗传物质                    的主要场所。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中,得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是通过哪个过程进行的 ( )

A.分化 B.脱分化 C.再分化 D.诱导

(3)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过程是否需要光照?;再分化是否需要光照?

(7分)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 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 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
(3) 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要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_方法接种。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
①外植物消毒 ②制备MS培养基 ③接种  ④培养 ⑤栽培 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4)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 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________。

(6)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7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②如果上述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
③ 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占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图中的食物网很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 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 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 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