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 净后没有干燥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
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_mL,终点读数_____________mL;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
滴定次数 |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
⑴、等质量的下列烃,燃烧时产生CO2最多的是________,产生H2O最多的是________,消耗O2最多的是________。
⑵、120℃时燃烧下列气态烃,燃烧后气体体积增大的是________,体积减小的是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
A.CH4 | B.C2H4 | C.C2H6 | D.C3H8 E、C2H2 |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和乙烷都能制备氯乙烷(CH3CH2Cl)。据此请回答:
⑴、由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⑵、由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⑶、比较两种方法,第_____种方法较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 ,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D与E能形成一种非极性分子,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
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3)元素W与Y同周期,其单质是原子晶体;元素Z的单质分子Z2中有3个共价键;
W与Z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 .
(4)元素R与Y同主族,其氢化物能用于刻蚀玻璃, R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铁与HNO3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与HNO3浓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已知铁与冷的稀HNO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NO气体;与热的稀HN0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N2O气体;当HNO3更稀时,其重要还原产物是NH4+。现有铁与稀 HNO3的作用,请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
(1)0点到a点的还原产物是 。
(2)a点到b点的还原产物是____,其原因是 。
(3)试完成b点到c点的反应方程式:
口Fe+口HNO3——口Fe( NO3)3+口[ ]+口H20。
(4)反应过程中,到达点时,HN03已完全反应。
(5)已知达到d点时反应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
(6)c点和d点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乙、丙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x、 A、B、C、D、E、F、G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 ,C为
(2)X的电子式为 。
(3)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B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