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XO3- b.XO32- c.YO32- d.Y2O32-
(2)X、Y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它的电子式是 ,空间构型是 。
(3)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Y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中YO3含量比空气中少,试分析其原因 。
|
YO2 |
YO3 |
空气 |
94%—95% |
5%—6% |
氧气 |
97%—98% |
2%—3% |
X、Y、Z、W、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Y原子最外层有2对成对电子,Z的原子序数为Y的原子序数的2倍,W3+的基态离子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R的氢氧化物悬浊液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是。
(2)R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胞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是。
(3)下列有关X、Y、W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族元素中最小
②常温下,Y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XY3-中X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杂化
④W属于d区的元素
(4) 将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滴入R的氢氧化物悬浊液中,可得深蓝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5)将Na2Y2与W2+的硫酸盐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并投入水中,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醇酸树脂是一种成膜性好的树脂,下面是一种醇酸树脂的合成线路:
已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写出B的结构简式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是。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B存在顺反异构
b.1 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2 mol Ag
c.F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d.丁烷、1-丙醇和D中沸点最高的为丁烷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
c.能发生消去反应
A、B、C、D、E为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A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4个原子轨道;B与C同主族,大气平流层中单质B3浓度减少会致人患皮肤癌增加;D是前四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E的合金是当今用量最大的合金。
(1)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B32-型是(用文字描述);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根据等电子原理,AB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
(4)[E(H2O)6]3+内E3+与H2O间的作用力为。
(5)D2C的晶胞结构与CaF2晶胞(如图)相似,则Y应为(填离子符号);D2C的熔点比CaF2熔点(填“高”、“低”或“无法比较”)。
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已知I2+I- I3- ,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操作 |
实验现象 |
|
a |
取2~3 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
CCl4层呈紫红色, 水层显浅黄色。 |
b |
取2~3 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
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几近无色。 |
① 实验b的目的是。
② 根据实验a中,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
③ 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④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实验a、b的基础上,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为。
(2)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已知1 mol Cl2可氧化0.2 mol 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 mol·L-1NH4Al(SO4)2中c(NH4+)(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1NH4HSO4中c(NH4+)。
(3)
如图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填写字母),导致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②20 ℃时,0.1 mol·L-1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
(4)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