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
2009年10月7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务实交流后,在台北成功进行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此次大展中,雍正书法、朱批,木雕嵌珐琅片“戒急用忍”挂屏、康熙传位雍正的遗诏、雍正时期的台湾图附澎湖群岛图局部,以及雍正吟阁图、雍正耕织图……都在展出。
(1)这些展品反映了雍正时期中国哪些社会状况?
中国著名桥梁设计专家林元培先生表示,伴着中国大陆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材料、设计理念、施工工艺等领域不断创新,建设台湾海峡大桥的技术已切实可行。
大陆方面单向给予台湾多项农产品出口的优惠待遇,使得近来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数量大幅增加,年出口值屡创新高。而大陆南方各省资源和劳力均很丰富,这跟台湾的情况完全可以互补。
近年来随着两岸直航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大陆已成为台湾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之一。
(2)试说明台湾海峡大桥在建设上应预防的自然环境问题,建军成后对台海间的贸易往来起到的作用。
阅改材料叫答问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意义?
20年前,冷战结束,世界进入单极时代。在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的倡议下,加强亚太之间合作的经济组织——APEC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APEC从创立时的12个成员增加到21个成员。其涵盖的人口也占了全世界的40%,GDP更是达到了54%。可以说,APEC会议是半个地球出席的会议。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的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APEC的影响越来越大。APEC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正如澳大利亚APEC研究中心的报告所评述的那样:“APEC的故事就是亚洲崛起的故事;今天,则主要是中国崛起的故事。”
(2)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APEC的发展及中国地位作用的变化。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某同学参观了世博会并对世博的历史进行了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参观“城市足迹馆”
(1)《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
(2)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还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活动二:探究世博历史
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被称为“美国独立百年展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自由女神像”。这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100周看而精心准备的,女神像头戴象征七大洲的冠冕,左手执《独立宣言》
(3)《独立宣言》表达了什么思想?在美国历史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闭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请函。结合图片分析上海申清世博会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6年到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的因素。
天津市是我围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晚清时期,天津从一个滨海要塞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为天津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通常受到贸易、工业、交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晚清时期天津城市发展的部分重要事件
(1)依据以上材料和相关史实,简要分析晚清时期天津发展为近代城市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改革步伐加快,支柱产业从“一只鸡(机)、一碗面、一杯酒”(摩托罗拉手机、康师傅方便面、王朝葡萄酒)发展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
(2)说明天津产业结构改变所反映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推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设先进文化,在发挥经济上的引擎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文化上的示范作用。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滨海新区如何发展先进文化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郑和下西洋包括对东南亚地区大规模交往。“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元明清卷》)
荷兰通过武力建立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英国驻爪哇岛总督莱佛尔斯曾这样描述荷兰东印度公司:“它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指东南亚殖民地土著居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园主人对待他们的奴隶,因为这些种植园主买人的时候还付过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它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纳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都贡献出来。”其结果使印度尼西亚许多岛屿人口遭到灭绝,成为一片荒芜之地。(高岱等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
(2)依据以下材料,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殖民者对待东南亚地区的不同方式和不同影响。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资源型产品、人力资源、机械加工等方面各有侧重,互补性强,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分工与合作。
(3)有同学认为:对任何国家来说,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就一定会获得好处。请你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谈淡对这一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