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新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美国的资本输出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的经营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