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
|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
|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
|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航行 |
|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
|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
|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
苏轼对下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 A.追求布局严整 | B.富于色彩美感 |
| C.受印象派影响 | D.注重诗情画意 |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有不少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下列墨家名言中和当今政府反对奢靡之风的理念相符的是
| A.天下相兼爱则治,相恶则乱 |
|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
| C.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
| D.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
| 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