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家的主要区别是()

A.扬仁和礼 B.仁政
C.扬人性本善 D.提出“天人感应”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因民之利而利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孔子曾经在杏坛广收门徒进行讲学。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中,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当仁不让于师 D.仁者爱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