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8 月26 日,邓小平在同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在于强调 ( )
A.在少数名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 |
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近代列强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经过时说:“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④①③ | D.③④①②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
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是正义的 |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