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三省六部制 |
《乾隆实录》中记载:“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说明了雍正时期()
A.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 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C.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 | D.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 |
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
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下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它的字体应是()
A.甲骨文 | B.篆书 | C.行书 | D.楷书 |
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孟子 | B.庄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