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的统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西学东渐记》

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