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历史著作论述古代中国经济时指出:“打破了坊市分区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了夜市与晓市。首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口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城内极其繁华,时人称为东南第一州。”这里所描述的状况出现于
| A.先秦时期 | B.两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两宋时期 |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希腊思想之复活’和‘原始基督教复活”’。下列对这两大潮流共同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都发生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代 | B.都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
| C.都涉及到非常广泛的社会层面 | D.都起到破除基督教神学束缚的作用 |
西塞罗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 ——正确的理性 ——与自然相适应,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 …… 它不会在罗马立一项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也不会今天立一种,明天立一种。有的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 ” 这表明()
| A.自然法是法律学的思想基础 | B.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法的基本内容 |
| C.自然法是正确的理性 | D.西塞罗是自然法之父 |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从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
| A.没有法制观念 | B.认为法律可有可无 |
| C.处事灵活变通 | D.忽视道德建设 |
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这表明李贽()
|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 B.提倡人人平等 |
| C.反对封建礼教 | 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 B.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
|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 D.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