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电路中各部分的电压、电流随滑动变阻器R阻值变化的关系.电路中R1、R2、R3为三个定值电阻,四个电表均视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分别置于a、b两个位置时,读出四个电表的两组数据如下:
P的位置 |
A1的示数 |
A2的示数 |
V1的示数 |
V2的示数 |
a |
0.42 |
0.26 |
3.20 |
2.00 |
b |
0.48 |
0.34 |
2.80 |
1.70 |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对上述两组数据的分析,发现其中某个电表的读数存在偏差,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有个电表的内部接线出现松动,致使其读出的数值不准确.
⑴有故障的电表是: ;
⑵利用另外三个无故障电表的读数值,能求出R1、R2、R3这三个定值电阻中哪些电阻的阻值,阻值多大?答: ;
⑶能否求出所用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大小?如能,求出其数值.
答: .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不采用S1:S2:S3:……=1:3:5:……的规律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
A.用上述公式会要求纸带很长 |
B.计算不出小车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 |
C.纸带第一点不一定速度为零 |
D.此公式不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请你根据图漫画“洞有多深”提供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他们依据 规律估算洞的深度;
写出他们估算洞的深度的表达式 ;
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 .
该方法不足之处(答出一点即可) .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下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甲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乙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选填“甲”、“ 乙”、“ 丙”)
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_____________
A.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
B.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
C.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
D.用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