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公民权利的斗争历程。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要求取消一切镇压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等项自由的反动法令,使人民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等等,而要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求立即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在内的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的临时的中央政府。”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
一位学者指出:“从民主政治的形式上看,目前我国至少有两种形式的民主,一是我们熟悉的选举民主,二是协商民主。我国选举民主具有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相结合的双重特征,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中还具有浓厚的协商民主特征,协商民主早就存在,但在民主形式上是一种新的归纳。”
(1)图反映出克里斯提尼什么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作用?
(2)结合材料指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的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有怎样的发展?
(3)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的政治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政治斗争?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有哪些发展?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
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
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9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形式,“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盛宣怀任总理。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其余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作为敌伪产业清理结束。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62年,卡内基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1890年,卡内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公司半数以上股份。1892年,卡内基在合并了30多家厂商公司的基础上,在全美范围内成立了钢铁托拉斯公司,建立了从铁矿石开采、炼钢、以及运输到销售的一整套经营系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为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
——摘编自《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阳铁厂和卡内基钢铁公司建立的背景。并概括汉阳铁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与汉阳铁厂相比卡内基钢铁公司具有哪些发展优势?并据此谈谈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革除诸路行用钞法之弊,诏统一印造交钞,以丝为本。十月,又以银为本,印造发行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面额分二贯文、一贯文……共10种,法定银钞比价为钞两贯同白银一两。中统钞为唯一法定通货,通行全国。各路旧钞可到指定地点换用新钞。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废止南宋铜钱,以1:50的比价收回南宋会子,换发中统钞。1282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351年发行交钞后)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
——《元史·食货志》
(1)元朝发行纸币的背景、方法及其作用。
(2)分析纸币夭折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英国首相沃波尔与明朝首辅张居正在权力的产生和使用方面的异同。
(2)沃波尔和张居正在历史上各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两者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关心的主要是一般意义上的保障社会公正的必要性问题,比较抽象,带有“务虚”的意味,也带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于如何实现人民大众对政治决策过程的实际参与,富于“务实”的精神,也更善于接受客观现实的限制。两者之间不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但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层面。
材料二 1776年7月6日美国《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并为造物主赋有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力必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府,如若无视这个目的,则人民就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材料三 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其实,制宪会议上意义重大的妥协还有不少,至少应包括两院制和总统选举法等问题上的妥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二、三,解释材料一中“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之间的矛盾有何体现?
(3)“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结合史实,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