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下图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1)CO2(SO2):                                              
化学方程式:                                             _。
(2)SO2(SO3)(假设SO3为气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做题】本题包括A、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常见金属中钠、镁、铁、铜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请写出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Cu(NH3)2]+是一种常见的配合物
①与NH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②[Cu(NH3)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配位键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③氨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NaCl和MgO都属离子化合物,NaCl的熔点为801.3℃,MgO的熔点高达2800℃。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4)铜的化合物种类也很多,下图是铜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则晶体中每个铜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氯离子数目为

由A、D、E、G四种微粒组成的复盐W的化学式为xAaDd·yE2D·zG。4.704gW溶于水得一澄清的弱酸性溶液,其中溶质总量为3.408g。同质量的W与5.13g氢氧化钡充分混匀后加热,生成的气体用足量铝盐溶液充分吸收得Al(OH)3 0.624g,加热后的残渣用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400mol/L H2SO4滴定至终点,用去H2SO4 15.0mL,滴定完毕后,溶液中检测不出任何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滤渣用硝酸洗涤时部分溶解,得一遇石炭酸显紫色的黄色溶液,依据推理和计算判断:
(1)依次写出D、E、G三种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的比值为_________;
(3)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计算步骤)

贝诺酯为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风湿、解热镇痛抗炎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已知:

②RCOCl与均反应,两者共存时后者更易于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含氧官能团为 (填名称)。
(2)反应①生成产物D和X,则产物X的结构简式为
(3)在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Ⅰ.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Ⅱ.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苯环。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乙醇为原料制备有机物F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3)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通过电解氧化铝和冰晶石的熔融液来冶炼金属铝。已知电极材料为惰性材料,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铝与焦炭的混合物在氮气中高温加热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AlN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已知每转移3mol e-,有1.5mol化合物X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气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化学方程式
焓变△H/kJ·mol-1
甲烷氧化
CH4(g)+2O2(g)=CO2(g)+2H2O(g)
△H1=-802.6
CH4(g)+O2(g)=CO2(g)+2H2(g)
△H2=-322.0
蒸气重整
CH4(g)+H2O (g)=CO(g)+3H2(g)
△H3=+206.2
CH4(g)+2H2O (g)=CO2(g)+4H2(g)
△H4=+165.0

(1)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H=_______________ kJ·mol-1
(2)反应CO(g)+H2O(g) H2(g)+CO2(g)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一: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填“吸”、“放”)热反应。
(3)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 mo1,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_____。
(4)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 ΔH。向容积均为1L的a, 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和2mol H2的混合气体,控温,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

对图进行分析,从a到c段曲线变化特点看,温度升高甲醇体积分数增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