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共12分)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  CO(NH2)2(s)+H2O(g)+Q(Q>0)。一定条件下,在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H3和1 mol CO2,反应经5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为4.2 g/L。
完成下列填空:
23.平均反应速率υ(NH3)=____________。
2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2υ(NH3)=υ(H2O)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NH3和CO2的比例保持不变
d.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25.为提高尿素的产率,工业上用该反应生产尿素时,合适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
a.200℃        b.800℃      c.101 kPa       d.24000 kPa
26.上述反应所涉及的4种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反应所涉及的化合物中仅有一种是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7.下列能用于判断氮、碳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气态氢化物沸点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c.HCN中,碳为+2价         d.单质晶体类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200 mg MnC2O4·2H2O晶体放在坩埚里加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m)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已知草酸锰不稳定,但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在300 ℃以下不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点固体产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过程中固体物质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D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其合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从D点到E点过程中固体物质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 O3(g)===IO(aq)+O2(g) ΔH1
②IO(aq)+H(aq)HOI(aq) ΔH2
③HOI(aq)+I(aq)+H(aq)I2(aq)+H2O(l) Δ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热ΔH=________。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I3(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3) 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上图),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下图和下表。

编号
反应物
反应前pH
反应后pH
第1组
O3+I
5.2
11.0
第2组
O3+I+Fe2
5.2
4.1



图2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的A为_____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s后,I3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__。
A.c(H)减小   B.c(I)减小 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
(4)据图2,计算3~18 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已知甲和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10电子的阳离子,乙是碱性气体。1 mol乙通入足量强酸溶液中与H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写出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是CO2,用CO2和NH3反应可以合成尿素,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为如下两步。
第一步:2NH3(l)+CO2(g)H2NCOONH4(l)(氨基甲酸铵) ΔH1
第二步:H2NCOONH4(l)H2O(l)+H2NCONH2(l)(尿素) ΔH2
在一体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 mol氨和1 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Ⅰ所示。

①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________步反应决定。
②反应进行到10 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图Ⅰ所示,则前10 min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
③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Ⅱ所示,则ΔH2________0(填“>”、“<”或“=”)。

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K、Mg2、Al3、NH4+、Fe2、Fe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Br、I、CO32、AlO2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1、V2、V3、V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 L
5.6 L
11.2 L
n(Cl)
1.25 mol
1.5 mol
2 mol
n(Br)
1.5 mol
1.4 mol
0.9 mol
n(I)
a mol
0
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Fe2O3(s)+3C(s)=2Fe(s)+3CO(g);ΔH1=+489.0 kJ·mol-1
C(s)+CO2(g)=2CO(g);ΔH2=+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将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
②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________K(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在下图a、b、c三点中,H2的转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